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态智慧种养让乡村变身“绿色工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3  浏览次数:845
核心提示:  青秀区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里,一座座高标准智能大棚整齐排列,一个个青翠欲滴的辣椒缀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在辣椒丛中,手腕轻转,不一会儿
   青秀区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里,一座座高标准智能大棚整齐排列,一个个青翠欲滴的辣椒缀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在辣椒丛中,手腕轻转,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袋袋辣椒;南阳镇施厚村的养殖车间里,工作人员正通过可视化系统查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青秀区坚持向科技要效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乡村产业焕发生机、蓬勃生长。

  “我们现在种的都是富有科技含量的蔬菜。”在大棚里,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冠明指着身后的藤蔓,满脸笑容地说。今年7月,青秀区引进山东“寿光模式”,充分发挥寿光蔬菜产业全链条优势,携手深耕设施农业。在寿光团队的指导下,刘圩镇建设的这些大棚通过安装科技设备,让棚内保持适宜温度,各类蔬菜以“舒适”的方式生长,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产出率。同时,该公司的团队还计划在刘圩镇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内搭建玻璃温室,覆盖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并通过智能物联网系统,让蔬菜大棚变身“绿色工厂”,实现“网上种菜”。

  “这些大棚里试种的蔬菜,一株苗从种下到摘果大概是28天。”张冠明说,目前刘圩镇差异化选育了7个品种的辣椒、5个品种的黄瓜、9个品种的西红柿进行试验种植。“科技手段种出来的辣椒生长期短、产量高,口感也好,深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比普通辣椒贵。”

  据悉,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刘圩)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规划建设80多个大棚,全部建成后将增加约250个直接就业岗位,受益人口预计达到6800人。“我们还计划指导当地农民学习掌握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到时只需一两个人就能管理一个大棚。”对于设施农业在青秀区的发展,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洪峰充满信心。

  这边,“四季不断”的果蔬住进“智能房”,农业不再“看天吃饭”;那厢,养虾不再“瞎养”,实现了从“人工喂养”到“设备喂养”的转变。“我们基地引进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在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工作人员冯路路一边通过可视化系统查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智能池边投喂系统、养殖可视化系统以及排虾壳系统等,改变了过去只能凭经验管理虾池的境况。数字赋能为虾池装上“智慧大脑”,“只要动动手机就能管理虾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冯路路说。

  企业负责人冯殿勇自豪地介绍,基地内每个车间都独立配置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场所用“海水”由企业调制,养殖全程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污水通过微滤机、蛋白质泡沫分离器、生物处理池、臭氧消毒机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回到池内循环利用,既不排放污水,又能节约水资源,对虾的生长环境和产量质量也有保障。

  按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青秀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盘活乡村资源,有的放矢地培育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足、产品附加值高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今年7月,青秀区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计划在城区开展蔬菜新品种培育,建设集种子研发、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种子研发中心、分子智能育种中心,为城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同时,青秀区因地制宜推广高层楼房养猪、家禽叠层高效笼养、鱼菜共生立体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种养模式,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加快疫病防控、智能饲喂、精准环控、畜产品采集加工、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与利用等设施设备应用。青秀区还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集高密度淡水鱼生态养殖、果蔬种植、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农业科普于一体的现代科技生态示范基地,带动当地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促进当地渔业高质量发展。青秀区按照“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原则,发展百香果等产业,以就业谋划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设施农业为青秀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上半年,青秀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亿元,同比增长4.4%;1—11月,城区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7734.72万元,同比增长6.02%。

  本报记者李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